行业博弈时,股民会很着急选股,但其实,选股的意义很小,甚至大多数时间都没必要选股,看懂大的因素,将大周期的利润拿到手,这才是关键的。今儿,我们也是以医药行业为例,做一个梳理。股民没必要浪费时间选股的原因当有人会问某某个股,乃至于一些细节因素如何时,说实话网上配资的平台,大多数是没有研究必要的。道理很简单,因为我们需要思考网上配资的平台,这个大行业是否有机会,然后一般是先海外后港股,最后A股;接着思考子行业,最后将平均的指数利润拿到后,才会是选股去博超额收益。其实,这一波我们看到美股方面,生物技术指数;还有港股方面,恒生生物科技指数,都是强于A股的,A股虽然落后,不代表缺席,只是会迟到,因此依然看好A股医药指数的修复型机会。
这是两方面的考虑:第一,如果说大的因素都没确定,那么小的因素意义也不大。比如说,我们以医药行业为例,如果说从全球角度来看,大的医药行业都没机会时,研究个股就有点浪费,逃不过大环境因素,这个其实在半导体周期中更为明显。因此,涨跌都不是源于小的因素,而是大的因素更有效。比如说以日本30年来药企走势来看,这一特征非常明显。
第二,当行业一步步显现机会时,其实也是有次序的,有先锋,有跟随,有补涨等;并不是所有时刻都需要选股,那样越努力越容易陷入困境的。比如说我们举例医药行业,在2019-2021年三季度这一波大周期中,并不是说有科研产品的公司反弹,基本上就是鸡犬升天的走势,这不是单纯的疫情因素,而是美联储为首的各央行印钞放水带来的推动。而到了2021年四季度开始,行业筑顶,且美联储随后超预期加息,医药投融数据逐步回落,持续低迷,这个期间,哪怕有业绩的,一样迎来的是调整,这就是现实。永远都是大的因素来决定,说得更白一些,如果大的因素符合,都有机会;如果大的因素不符合,再怎么折腾意义也不大。包括类似集采政策因素,也是对全行业的影响。
最后,当我们在博弈到相关个股利润之后,很多因素都会物是人非。很多股民会认为,个股的好与坏是固定的,某只个股的价值因素一直存在,某只个股成长因素始终存在,其实并不是的。一旦大的因素变化,价值因素就变化了,说白了,大环境好的时候,40元可能都是低估,因为会涨到90元;相反,当大环境变化的时候,10元可能都还在跌。比如说半导体周期中的英伟达,在低迷周期,从300元跌到100元都止不住;反弹周期,从100元涨到1200元(随后1拆10股后,又一度到150元,相当于复盘1500元),同一只股,只是环境不同了,走势大相径庭。因此,依然坚持医药行业2025年修复这个大的因素,接下来对此做一个详解。
星速证券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